—— 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
新华社记者 罗争光 朱基钗
“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》通过!”
2018年3月11日15时52分,大会主持人话音未落,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,雷鸣般的掌声已经响起。
11日下午,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这里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。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,是投票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。
15时许,当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时,现场响起热烈掌声。
历史必将铭记这一时刻——
15时10分,大会开始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,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。
现场工作人员发放表决票。与会的2964名代表每人均拿到一张粉红色的表决票。确认所有代表都收到票后,主持人宣布开始写票。
这一刻,万人大礼堂内格外肃静。肩负亿万人民重托,代表们作出郑重表决。
15时24分,坐在主席台正中的习近平首先起身,全场响起热烈掌声。习近平手持表决票,稳步走向主席台上的票箱,将手中的票郑重投入票箱。此刻,掌声如潮。
这掌声,是对党中央的核心、全党的核心的坚定拥护,是对人民领袖的衷心拥戴,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法治国、依宪执政的高度肯定。
主席团成员一一走向主席台上的票箱,投下神圣一票。
欢快的乐曲声中,2964名代表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有序地走到分设在会场各区域的票箱前,将凝聚人民意志的表决票一张张投下。
经过电子计票系统统计,大会主持人宣布,发出表决票2964张、收回2964张,此次表决有效。
15时51分,现场迎来万众瞩目的时刻。工作人员宣读计票结果:赞成2958票,反对2票,弃权3票。
大会主持人宣布:“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》通过!”会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,经久不息。
这掌声,是2900多名现场代表的由衷表达,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,是对宪法修正案的高度认同,更是对党的领导、人民当家作主、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无比自信!
这是彰显程序正义的法治实践——
在此之前,代表们在本次大会开幕当天就听取了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。随后几天内,代表们进行了认真审议、充分表达意见,一致赞成将草案提请大会表决通过。
这是新时代宪法与时俱进的生动步伐——
代表们认为,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,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,确认了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、实践创新、制度创新成果,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。
这是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,最高立法机关第五次对国家根本法的修改。从党中央提出建议,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,再到大会期间多次审议、补充完善、投票表决,这段法治进程,是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,体现出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,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优势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基层法院审判庭庭长厉莉倍感振奋:“亲历宪法修改,我感到无比神圣和自豪。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官,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践行宪法精神,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更大贡献。”
“今天一定会写入历史!”全国人大代表、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走出会场时情绪激昂,“宪法修正案高票通过,代表了人民的心声,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,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。”
(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)
编辑推荐
- 两江动态 | 重庆2018年春运发送旅客5026万人次
- 两江动态 | 重庆机场加开航班1300架次 迎送旅客487万人
- 媒体聚焦 | 重庆时报:建议出台法规政策保障无人驾驶应用
- 媒体聚焦 | 都市热报:港务物流集团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
- 八面来风 | [兰州新区]推进项目快速发展
- 八面来风 | [天府新区]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
- 投资要闻 | 辨析区块链:收割韭菜与暴富幻想交织 虚拟币借机回魂
- 投资要闻 | 2月PPP库落地金额5617亿创新高 项目库清理仍继续
- 政务公开 | 创新驱动是国策 要苟日新日日新
- 政务公开 | 确保重庆各项工作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
- 两江生活 | 消费陷阱多 摸清套路别上当
- 两江生活 | 内容付费迈入“情怀时代”?
两江要闻
-
以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
03/14
-
让共享经济助推创新创业
03/14
-
重庆代表团建议:建设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基地
03/14
-
重庆武隆区党政代表团考察两江新区
03/14
-
两江新区未来2年将建10大绿地工程增绿145万平方米
03/13
-
中新(重庆)示范项目完成跨境融资项目64个
03/12